“砀山经验”破解老龄化难题
近年来,砀山县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构建起覆盖全面、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砀山经验”。
一是持续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特困供养服务、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和基本养老服务等制度。在夯实居家基础、强化社区依托、促进机构发展的同时,推动三者相互衔接、优势互补,构建事业产业协调、机构社区居家融合、康复养生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嵌入式养老机构2家、镇级养老服务中心15家、村级养老服务站165家、农村幸福院16家、民办养老机构18家,另外2家嵌入式养老机构和5家农村幸福院正在建设中。
二是建立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制度,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8.6%,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及时足额发放特困供养和高龄津贴。今年以来,累计为3492名特困供养对象和29826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3295.5万元。健全定期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居)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一户一档台账。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线下养老服务。
三是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以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打造“类机构”智慧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示范点,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在保障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长托照料基础上,将助餐、助浴等服务项目延伸至居家老年人。截至目前,嵌入式养老机构累计提供食堂饮食服务2万余人次,居家上门送餐服务近4万人次,提供助洁、助医等专业上门服务960人次,有效解决老人、残疾人生活问题。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69人次,养老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质量与专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