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加减乘除”实现50项民生实事时间任务“双过半”

发布日期:2024-07-19 17:26 来源: 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宿州市民生办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2024年,砀山县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利用“加减乘除”法高质量推动50项民生实事工作,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6月底,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困难职工帮扶、健康口腔行动等22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16个项目超序时进度。补助类项目及时足额补助到位,报销类做到应报尽报,建筑类项目保质保量推进,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是做好基础服务“加法”。砀山县紧抓重要的时间节点,年初提出按月分解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完工率和资金支付率的要求,每月对照月度计划,督促项目单位加班加点、加人力加机械,加速推进各项工作进度。截至6月底,已完成食品抽检57批次;元旦、春节、“五一”期间开展惠民菜篮子活动,销售惠民菜9.4万斤,优惠金额8.7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已保障4.87万人,实现受益学校、受益学生全覆盖;6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正在改造,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5套;提质改造联网路30.4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约106公里,农村公路养护约70公里;城市已新增停车位6182个。从食品、住宿、出行等各个方面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民生工程的惠果。

二是做好救弱救急“减法”。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不断提高精准认定精准救助能力,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微问题,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6月底,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6791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9833.6064万元。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广视角地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把服务“触角”前移,向基层辐射,为返乡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差异性帮扶,利用“三公里”、流动招聘会等,送岗位进社区、进家门,帮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截至6月底,我县共开展线上招聘会17场,线下170场,新增城镇就业2826人,已建成充分就业社区22个。在“输血”的同时不断提高群众“造血”能力,根据前期摸排,为200名残疾人提供电商、面点等技术培训,真正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

三是做好暖心服务“乘法”。聚焦孤儿、残疾人、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通过定期召开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的形式,协调民政、残联、财政等有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部门和部门之间救助资源及信息的互通共享,为准确判断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工作提供依据。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乘”倍提供暖心服务。截至6月底,共保障城市五保对象248人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0.69万元。农村五保对象21368人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628.18万元。救助重度残疾人104236人次,累计发放护理补贴896.43万元;救助困难残疾人71241人次,累计发放生活补贴612.67万元。共保障孤儿2542人次,发放基本生活费298.89万元;社会散居孤儿保障2416人次,发放监护人劳务补贴14.499万元。通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乘”倍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四是做好堵点痛点“除法”。聚焦提高工作效能,人社、民政、司法、残联等多部门,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康复等多项目开展“最多跑一次”活动,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并联审批办理,紧紧围绕“事项简、流程优、材料减、时间压、次数少”做实工作推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截至6月底,共为81名企业职工提供退休一件事一次办理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9;为224人办理儿童康复补助,现已开始正常训练;发放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59人;发放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323人。全方位的数据统筹与信息共享,利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疏通群众办事的“堵点”,消除群众感受的“痛点”,让群众真正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