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起顶天立地项目 铸跨越发展脊梁

发布日期:2018-01-05 08:28 来源:重点项目办公室 字号:阅读:

    煦风和畅冬阳正暖,项目建设大战尤酣。

    从加紧安装设备的生产车间到机器穿梭轰鸣的产业园区,从拔地而起的新建校舍到精彩纷呈的城建亮点,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的号角正响彻宿州大地。

    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中国云都……一个个耀眼的荣誉光环纷至沓来,见证了从一个皖北传统的农业地区到新型工业城市的华丽蝶变,向人们无声倾诉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一个个丰硕成果,宿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框架日益显现。

    起顶天立地项目,铸跨越发展脊梁。项目建设是统领发展的“总开关”,牵动发展的“牛鼻子”。五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聚焦发展关键环节,谋划和推动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00亿元,新开工项目700个,竣工项目278个。2013年以来,在省政府重点项目考核中,我市分别位列第5位、第4位、第6位、第5位,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0亿元,年均增速18%,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建成达效。

    2017年,我市集中开展项目谋划百日攻坚活动,加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将干部精力引向项目建设主战场;全市工作任务调度会坚持突出“工业化、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主题,实地观摩调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市政府不断优化项目调度机制,深入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合并调度,积极谋划一批具有较强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和可实施性的重大项目,谋划入库项目387个,储备规模2233亿元。其中118个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5.7亿元。建立PPP项目储备库,在库项目79个,总投资649亿元,其中42个项目已与社会资本方签订PPP协议,26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重大项目持续汇聚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筑牢发展之基,铺平前行之路。

    聚力重大项目建设突破, 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从皖北粮仓到中国云都,完美诠释了创新的概念!我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全面实施“三重一创”,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讯等产业的“无中生有”,省级重大创新研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五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3%,均居全省前列。

    2016年8月,宿州市云计算产业基地成功获批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新亚电子项目,触摸屏生产线已投入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600万片新型智能终端显示组件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8千万元;总投资6亿元 的华为云计算项目,将宿州建设成为华为云服务的二级节点之一;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一层机柜设备进场安装;总投资3亿元的科大国盾量子保密通信节点项目——京沪干线节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获得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支持。宿州继北京、济南、合肥、上海之后,成为全国第5家量子通信节点城市。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产业集聚功能凸显。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砀山海升果酒生产及酒庄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发酵型果酒15万吨,可实现年产值3.3亿元,税收5600万元;总投资6.1亿元的紫金新材料项目主体厂房已建成,部分车间已投产,项目将推动绿色环保、高功能性薄膜行业技术进步,为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6万吨石墨烯复合功能薄膜新材料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8千万元。

市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砀山县果蔬食品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和萧县功能性新材料集聚发展试验基地等3个第一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在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创建市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泗县新能源产业、灵璧县医药健康产业、鞋城制鞋产业、宿马园区绿色食品产业等6个第二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初步实现县区、园区全覆盖的总体布局。

    安徽省裸眼3D显示工程实验室、医学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石墨烯复合功能薄膜新材料工程实验室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平台,省级重大创新研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相继建立3D打印、石墨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调转促”力度,全力推进重点技改“1245”行动计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完成技改投资130.3亿元。培育出了一批全国单打冠军:安特生化特级超中性酒精,产销量全国第一;雪龙纤维特种棉浆品种数量全国第一,造币棉浆出口全国第一;新宇药业盐酸林可霉素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

    聚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皖北开放新高地

    身在江淮,心向大海。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互联互通设施为重点,我市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空路建设,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目前,宿淮铁路、郑徐高铁、萧淮联络线相继建成通车,为宿州市确立和巩固在皖北城镇群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奠定坚实基础。宿灵泗、宿萧砀快速通道正式通车,泗许高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砀山段相继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60公里,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县县通高速。

    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十三五”期间,努力将宿州打造成衔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纽带城市、皖苏鲁豫省际交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合肥至新沂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铁路线网总里程超500公里;规划建设徐州-宿州-蚌埠高速公路、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以及宿州-阜阳高速公路,到“十三五”末,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均建成“四纵三横”的总体格局。

    构建覆盖全市通用航空运输网。抢抓国家发展通用航空业政策机遇,总投资12亿元的宿州民航机场已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并取得中国民航局项目选址批复,力争2019年开工建设;砀山、泗县通用机场已列入省通用航空布局规划“十三五”开工计划,灵璧、萧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实施水运网“贯通”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按四级航道规划,建成后可使皖北地区对接洪泽湖通达京杭运河,打造沟通东部地区重要水运通道,真正实现通江达海。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166亿元的一号线项目线网规划已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

    聚力能源结构优化,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

    从“煤飞灰舞”到“风光无限”,我市聚力能源结构优化,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

    传统能源开发稳步推进。总投资31亿元的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两台机组年初即可陆续投产发电,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可年消耗低热值燃料246万吨,投产后实现产值约10.5亿元,上缴利税约0.9亿元。

    新能源项目蓬勃发展。已建成中国风电萧县官山等5座风电场,累计装机规模229.4MW,年发电量约1.2亿度,年销售收入约7100万元。风电装机规模居全省第三位。目前,中国风电埇桥秦山35MW风电场即将开工建设。北京天润等3座总装机规模近150MW的风电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总投资7亿元的中节能朱仙庄70MW光伏发电项目正在铺设光伏面板,项目占用水面970亩,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全球技术领先的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目前,全市备案光伏发电项目133个,总容量1746MW,已建成并网1079MW,光伏装机规模居全省第二位。

    全市规划建设的5个垃圾发电厂,砀山县、灵璧县、萧县、城区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运行,泗县项目年内投产运行,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日处理垃圾规模2200吨。全市规划建设的5座生物质秸秆发电厂,砀山县、灵璧县、萧县项目已建成投产运行,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合计利用生物质秸秆约100万吨,有力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聚力城乡统筹建设,争创城乡一体发展典范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一尊重、五统筹”的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化、城镇田园化、全域景区化”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目前,大外环路全线贯通,规划区面积超200平方公里,主城区实现双“85”目标。《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宿城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新一轮《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大力实施城镇扩容战略,五年来,我市累计实施城乡建设重点工程1025个,完成投资1150亿元,宿州大道、港口路、宿州东站改扩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五馆一院一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全市新增绿地面积400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55公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深入推进,累计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6万套,竣工5.7万套,开工率、基本建成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列。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总投资29.8亿元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完成施工;总投资15.6亿元的西外环工程部分路段正在施工;总投资6.33亿元的城市集中供热项目主管网正在建设;总投资2.7亿元的宿州市为民服务中心、总投资5.1亿元的智能管网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约40亿元的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银河一路和纺织路上跨工程近期开工建设,改造后,火车站承载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实现东部城区和主城区的无缝衔接,落实“一中心、两新区、三闭合”整体布局,推动形成中心城市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五年来,我市共争取13.86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72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保障房及时投入使用;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5.1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9.75万亩,推动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产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5个,总投资20.41亿元,共建设水厂179处,解决286.6万人饮水安全。总投资5亿元的埇桥区温氏集团养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埇桥区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砀山酥梨小镇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获得省财政2000万元“借转补”资金支持,泗县运河小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试验)。

    聚力两河一廊建设,奋力闯出绿色发展新路

    由滨河时代向滨湖时代,再现皖北水城,我市积极打造新汴河生态经济带、黄河故道果林田园生态绿带和符离大道生态文化廊道“两河一廊”三大绿色发展板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投资9.74亿元的新汴河治理工程已建成,争取中央及省资金7.9亿元,项目对增强防洪除涝功能,推动区域发展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已被国家水利部批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人民群众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总投资13.68亿元的淮水北调工程宿州段项目已建成,区域内多年平均调水量达到2.79亿立方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总投资22.8亿元的S404符离大道项目正在施工,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沿线共规划五大旅游景区12个景点,依托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建立“适业、宜居、乐游”的生态绿色丝带,打造连接宿徐沿线的历史文化长廊,建立“花园、家园、乐园、果园、田园”五园一体舒适亲民的一站式旅游景区带,全面推进宿州文化旅游大提升大发展。

    总投资19.2亿元的主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3.09亿元的汴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工程、总投资2.4亿元的埇桥区循环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正在施工;总投资11亿元的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工程被列为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项目之一,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实施埇桥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水源调蓄工程,可形成5.05亿立方米平原水库;土地复垦利用工程,可复垦土地 57.46平方公里。同时实施居民搬迁安置工程、污染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工程等,重点建设智慧科教先行区、健康养老示范区、水源涵养休闲区等,近期实施仙湖湿地公园等项目。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将显著提升宿州城区水资源调蓄保障能力,增强采煤沉陷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沉陷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完善城区绿色生态空间,推动宿州由“滨河时代”向“滨湖时代”跨越,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新路径。

    聚力脱贫攻坚,补齐短板力促平衡发展

    以项目建设推进脱贫攻坚。五年来,以工代赈工程完成投资1.61亿元,一批贫困户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实现增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空心村整治,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安置点21个、分散安置房27套,实现所有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完善,完成投资2.9亿元,有效改善了597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近万名随迁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建成村级、户用光伏电站223.4MW,覆盖347个贫困村,5400户户用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贫困户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左右。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

    2013年以来,全市通过争取和建设重大项目,新建、改扩建、增设附属幼儿园共1577个,投入资金4.2亿元;全面改薄建设项目2984个,建设面积35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1亿元,消除不安全校舍20多万平方米。市职教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宿州工业学校新校区建成,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即将开工建设。2017年中职质量提升工程60个省级项目共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居全省第二位。

    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持续增强。总投资19亿元的市立医院新区项目,设计床位约3000张,目前儿童医院已投入使用,门急诊医技楼完成,建成后将成为“省内先进、皖北领先”的综合性医院。总投资8亿元的泗县人民医院新区、总投资5.3亿元的灵璧县人民医院搬迁等项目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谋划是前提,要素保障是关键。在项目建设推进中,市发改委突出规划引领,聚焦项目用地、资金保障,精准发力,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通过积极争取,明清黄河故道沿线综合治理、宿州民航机场、合肥至蚌埠至宿州至淮北城际铁路、徐州至淮北至宿州至阜阳城际铁路、合肥-新沂高速铁路、新汴河航道、宿州应用推广城域量子通信网络等一批事关宿州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

    五年来,累计争取55.3亿元上级资金支持,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5.7亿元,省统筹资金9.57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37.5亿元,组织发行企业债券22亿元,为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五年来,共为3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争取土地指标3028亩,解决了项目亟待解决的用地问题,保障了项目的快速实施。

    滔滔汴河奔流不息,领略着宿州市重点项目建设万马奔腾般的澎湃力量;故黄两岸天翻地覆,见证了宿州经济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的生动实践!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善弈者谋势,善兵者谋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在哪里,哪里就是项目建设的落脚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在哪里,哪里就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下一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四督四保”要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实现重点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良性循环,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陈成光 通讯员 尹白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