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聚力“六个到位” 决胜易地扶贫搬迁

发布日期:2021-03-01 15:02编辑:农村经济科 来源: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号: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以来,市发改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易地扶贫搬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部署安排,坚守政策初衷,严守标准底线,高质量完成省核定的657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8年,萧县被省政府表彰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县”。2020年9月,有搬迁任务的萧县、泗县、灵璧县圆满通过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

一、思想认识提升到位,校准“定盘星”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自“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发改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讲重作”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委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定期研究安排,就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关于建立宿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房屋质量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细化实化后续扶持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把目标安排到位、把措施制定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各自肩负安置区、安置点分区督查包保的责任,开展实地督查、随机抽查,形成工作推动的强大合力。

二、搬迁对象识别到位,牵住“牛鼻子”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准不准、底子清不清直接关系我市工作成败。对照“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识别标准,我市始终把精准识别放在首位,严格落实“户申请、组评议、村票决、镇(乡)审核、县认定”等各个步骤,公开宣讲政策,公开评议对象,公示评议结果,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做到了在识别程序上不少一环,在对象锁定上不落一人,在对象管理上不错一户。以县为单位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数据库建设,分级建立易地搬迁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及时更新搬迁对象台账,全部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三、选址规划一步到位,启航“新征程”

规划选址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事关安置区的长远发展之计。在集中安置点规划选址上,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原则,统筹考虑搬迁对象如何稳定脱贫、发展致富。各县注重与城镇、产业园区、中心村、交通要道相结合,注重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采取就近集中安置办法,科学选择安置点,做到对安置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全面建设,实现了路网体系完善、配套产业布局合理。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充分考虑搬迁对象住房需求和实际承受能力,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多种户型,供群众自选,受到搬迁群众普遍欢迎。萧县杨楼镇结合新型城镇化实行整村搬迁,按照标准化小区模式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3个,累计安置5188人,其中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各占一半,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四、质量安全监管到位,给出“定心丸”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一。搬迁群众住上了质量安全有保障的新房子,才能真的过上好日子。市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统规统建安置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定期抽查,推动“四制”要求严格落实。各县严把“前期手续”关,勘察、设计、审批、施工等环节要件齐全;严把“建设程序”关,坚持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把“主体结构安全监管”关,监理单位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监督;严把“竣工验收”关,有关单位逐栋逐户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对于统规自建安置房,有关乡镇成立由村干部代表、搬迁户代表组成的临建委员会,全过程参与工程监管,并逐房进行质量鉴定,确保住房安全。至2018年,全市25个集中安置区全面完成工程建设,2817套安置住房按时“交钥匙”。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576人挪穷窝,摆脱了闭塞和落后,搬入了新家园。

五、后续扶持落实到位,建好“加油站”

易地搬迁只是脱贫的手段,搬迁群众的幸福美好新生活才是最终目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我市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持续强化政策加力,着重增强搬迁户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各县根据实际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意见或实施方案,在组织搬迁入住的同时,对后续扶持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根据搬迁户实际因户因人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搬迁户,重点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对弱劳动能力搬迁户,重点实施以公益性岗位为重点的就地就近就业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搬迁户,全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措施。至2020年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部脱贫,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实现户均1人稳定就业。

六、内生动力激发到位,铸就“永动机”

“志”“智”双扶,方能激活脱贫内生动力。我市注重加强思想引领,同步推进精神物质“双脱贫”。持续抓好宣传教育和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增强搬迁贫困人口主动脱贫意识,破除“等、靠、要”观念,引导搬迁对象“愿脱贫”。强化能力引领,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支撑搬迁对象“能脱贫”。强化典型引路,发挥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脱贫示范户创建活动,推动搬迁对象“敢脱贫”。强化路径引入,加强资金支持,强化帮扶服务,确保搬迁对象“会脱贫”。灵璧县韦集镇成立“精神扶贫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搬迁户开展“讲故事、疏心结,讲卫生、促健康”活动,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精气神;萧县杨楼镇围绕文明乡风宣教、文化服务惠民、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大大增添了搬迁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源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