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45/202312-00059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3-12-05 发布日期: 2023-12-18 06:52
文  号: 宿发改社会〔2023〕136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宿州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策咨询机关: 国民经济综合规划科 政策咨询电话: 3044526

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宿州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来源: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12-18 06:52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06

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宿州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宿发改社会〔2023136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宿州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3125日  


宿州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以及国家、省近期关于促进消费系列文件部署,促进全市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扩大重点领域消费

1.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全面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和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减按销售额的0.5%征收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市税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促销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提前报废或转出本人名下老旧燃油汽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达到建设标准、建成投用并接入省级充换电基础设施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公共充换电设施,支持申报省级补贴。支持各地对接入充换电基础设能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公共充换电设施充换电服务费给予补助。(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除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经主管部门批准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新增或更新公务用车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鼓励优先购置新能源汽车。(市管中心、市财政局(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2.升级繁荣文旅消费。持续提升景区发展能级。遴选萧县皇藏峪、灵璧奇石园等10个重点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引入互动业态、丰富消费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综合功能。以“干净干净再干净”为目标,创建打造一批“席地而坐”景区景点。推进“图文博美”等文化场馆优化旅游功能,创建A级旅游景区。推广“体育+旅游”模式,打造汽车赛事、汽车文化、露营休闲等品牌活动,举办“省十六运”、马拉松、篮球赛、网球大赛等赛事活动。推广“X+旅游”模式,大力培育“Z世代”潮玩等场景化体验产品,积极发展音乐嘉年华、冰雪运动、低空飞行、剧本娱乐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体验式、互动式“网红打卡地”。(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和“研学游*避暑游”产品。策划推广楚风汉韵风情游、梨乡果海生态游、文化遗产研学游、历史战争溯源游等二日游,场桥诗意乡村之旅、灵璧文化发现之旅、泗县运河风情之旅、萧县汉韵美食之旅、砀山花海运动之旅等一日游地接线路产品。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天然氧吧和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打造“医、养、游、健、学”全链条休闲空间。引导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按规定要求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气象局配合)实施“引客入宿”行动。深化地区间政商企多层次合作,推进产品互联、游客互送,深度开发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开发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客源市场。举办宿州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制定执行《宿州市旅游市场系列奖补政策》,加强与省内外大型旅行社合作,引进更多到宿过夜游客。依托合作交流城市、区域协作联盟、行业商协会、连锁旅游企业等,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市场开发活动。落实入境游奖励办法。(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各地对符合条件的本地高校毕业生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给予补助,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农民进城购房。落实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商转公、实施“组合贷款”、支持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的多子女家庭租购住房,落实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政策,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举办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发放购房普惠消费券。大力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办理。(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房管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市分行、市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合理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以及将政府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2023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97套(间)。(市房管中心牵头,市自然资源局配合)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配合)

4.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开发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影音娱乐等家居产品,支持家居卖场、购物中心等设置智能家居体验馆、品质家居生活馆等体验式消费场景。(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挖掘培育一批家电售后服务领跑企业。(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鼓励家电生产、销售、回收处置企业和电商平台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按照安全年限使用家电,及时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家电产品,促进家电更新消费。支持举办家居家电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消费活动,扩大绿色智能家电的销售规模,推动家居家电升级换代。(市商务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配合)

5.帮扶特色农产品消费.支持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农业农村局负责)进一步畅通“832平台”和“徽采云·乡村振兴馆”农产品助销机制,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等购买消费帮扶重点产品。(市财政局、市供销社、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金秋购物节”等节日活动,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促进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全方位拓展长三.角市场,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公益助农视听联播活动,推进助农直播消费帮扶。(市文化旅游局(广电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配合)

6.提质扩容服务消费。不断推进“皖美好味道·风味宿州”活动,宣传推广经典名菜、特色小吃、体验店铺、主题街区和美食线路品牌,促进旅游、餐饮消费。(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加强家政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市商务局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增加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医学数字影像服务系统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提升养老育幼消费,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

7.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落实消费场景建设导则,鼓励各地在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等方面进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人工智能、汽车、家电等产业优势,创新推出家居生活、文体娱乐、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消费场景,鼓励企业提供主题空间打造、生活样板间展示、家电使用场景展示等一站式、体验式、定例化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打造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汽车自驾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精品自驾线路,拓展汽车文旅消费场景。(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

8.开展优质消费新场景推介。围绕新型商贸、智慧商圈、文博创意、体育健身、户外营地、酒店民宿、老字号、特色餐饮、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每年组织遴选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消费新场景申请参评省级“皖美消费新场景”,示范带动全市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结合各类主题消费活动、节庆活动,利用各大媒体统一进行宣传推介。(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三、丰富促消费活动

9.宣传全省统一消费推广品牌。落实统一消费品牌培育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参加“皖美消费”logo设计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皖美消费”品牌宣传,市县联动唱响“皖美消费”统一推广品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10.举办“四季”系列消费主题活动。围绕季节消费热点变化,落实“皖美消费”踏青季、消暑季、金秋季、冰雪季系列促消费主题活动,利用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日消费旺季,以节造势。全面发动各县区、园区、相关行业组织、线上线下企业组织举办一批重点促消费活动,挖掘梨花文化、书画文化、奇石文化、伏羊文化、丰收采摘文化等地方特色,选取部分主题突出、场景创新、内容丰富的活动举办主题消费季启动仪式,支持市县联动举办商文旅体协同促消费活动,共同营造消费氛围。(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结合主题活动,市县联动发布“乡村旅游推荐线路”“夜间文旅推荐线路”“宿州有礼”等消费热点IP。(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赀者保护权益委员会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11.办好各类节庆展会赛事活动。鼓励各县区策划举办节庆、展会、赛事等活动,探索引入“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村超、村BA”“无人机飞控秀”“广场舞达人秀”等活动品牌、互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委宣动模式,将旅游宣传元素纳入其中,持续打造“驾游宿州”“研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配合)做好旅游旺学宿州”等品牌IP.引导博物馆持续开展“博物馆奇妙夜”等沉季临时公共停车场用地、项目使用林地等保障措施。对企业按照浸式、互动化游览项目,开展文艺演出进商业综合体(街区)活相关规定在建设用地上搭建临时简易建筑的,企业按程序提供审动,举办砀山梨花节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支持各地结合地方优批手续后视情况予以支持。支持盘活利用老厂房、老仓库、闲置势举办梨花节、伏羊节等特色节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农房、农村集体建筑等设施发展文化创意、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态,按商业商务设施对待并予以保护。(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推进会展场馆建设,推动展览、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交易、会议、节庆等融合发展。(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配合)

四、支持消费类项目建设

12.建立全市促消费重点项目库。依托省重点项目库,围绕新型商贸、高端百货、创意文旅、平台载体、社区商业、消费便利设施等领域,遴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消费转型升级趋势,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增加高品质供给等方面有较强示范作用,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入库。对消费类重点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消费升级。(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

13.完善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入库项目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问题。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和省有关专项资金等。常态化组织开展参加融资对接活动,支持对接各类扶持资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配合)做好旅游旺季临时公共停车场用地、项目使用林地等保障措施。对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在建设用地上搭建临时简易建筑的,企业按程序提供审批手续后视情况予以支持。支持盘活利用老厂房、老仓库、闲置农房、农村集体建筑等设施发展文化创意、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按商业商务设施对待并予以保护。(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林业局配合)

五、夯实消费平台载体

14.打造高品质消费地标。结合城市更新,加快改造传统商业综合体和街区,优化布局餐饮、购物、民宿、夜市、演艺等业态,积极招引名品名店,打造一批“网红”商文旅综合体和旅游休闲街区。支持申创“安徽特色商业街”,鼓励已认定的“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升级改造。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省级特色商业街4条以上。(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15.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依托重点商圈(街区)积极招引布局品牌首店、沉浸购物等业态。鼓励有意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离境退税商店。(市商务局、宿州海关、市税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2023年选择4个左右生活圈开展省级便民生活圈试点,积极申报国家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支持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载体建设,推动社区菜市场、生鲜店标准化、智慧化建设,鼓励发展24小时便利店、老年人服务设施、社区食堂、幼儿托管、运动健身、保健养生、鲜花礼品等业态,鼓励引入社区商业专业化管理团队。(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房管中心、市城市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配合)

六、优化消费环境

17.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宿州”主题行动,在全域、全业、全程广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快创建一批高质量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街区、行业、乡村和县(区)。以示范样板为引领,打响放心消费创建品牌,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培育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争创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县(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配合

18.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广泛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力争2023年全市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到3000户。探索开展同城异店、异地异店、“厂商一体化”等多种无理由退货方式,推动无理由退货更加智能化、便利化、快捷化,提升消费者售后体验,打通放心消费“最后一公里”。加大重点行业领域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力度,推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配合

19.开展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对标达标专项活动,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023年认定“三品”示范企业2家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完善商务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商业服务管理规范,加快对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业态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鼓励平台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研究制定支撑新型消费的服务标准。(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0.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建设宿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培育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畅通寄递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布局建设社区寄递物流配送站,支持物流、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各类公共快递物流服务终端。(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供销社配合)稳步推动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布局建设县域冷链集配中心,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物流新模式,争创省级冷链集配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供销社配合

21.实施数字赋能消费行动。鼓励建设智慧商圈,推进特色街区进行智慧化建设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商圈、商店申报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市商务局负责)支持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推动商圈内商场、楼宇、酒店等多主体联动停车、优惠互认。(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鼓励各地在热门商圈、特色小镇、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公共直播间。(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进旅游场所5G网络深度覆盖,创新5G+智慧旅游服务新体验,提升5G+智慧旅游管理能力,打造5G+智慧旅游示范标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推动全省放心消费数字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放心消费智慧导航平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七、深挖消费潜力

22.扩容升级农村消费。继续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重点支持升级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乡镇物流快递站点等商业网络,2023年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试点县项目给予不超过有效投资额30%(脱贫摘帽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不超过40%。且最高300万元补助。(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配合)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皖美农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全省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61亿元。市商务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配合

23.丰富拓展夜间消费。策划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夜游项目,鼓励各地开办夜间特色集市、非遗集市、夜间美食节、灯光夜游等,推出“夜游*夜秀“夜演“夜宴“夜健”等夜间消费产品。积极开展夜间文旅消费系列品牌申报创建工作。推广“商业+旅游”模式,大力发展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读、夜展等业态,推动演艺进景区、进街区、进综合体常态化演出,重点培育一批新型文化旅游商业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点亮“夜经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支持特色街区、重点商圈、夜间消费集聚区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各地在条件成熟路段打造分时制步行街。(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24.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持续培育信息消费创新产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有序发展在线教育,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市教育体育局负责)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及线上报告查询、健康自我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市域内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调阅等服务。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培育在线健身等体育消费新业态。(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引导传统零售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等数宇消费规范发展,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网上菜场等新零售业态,鼓励推广无人售货机等智慧零售网点。(市商务局负责)。培育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推广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统筹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引导扩大绿色、环保、低碳家装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管中心、市教育体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25.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引进知名零售品牌,支持本地百货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零售品牌企业扩大服务网络。对首次达限纳统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市场主体,分档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奖励。到2025年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500家左右,销售额超十亿元企业10家左右。(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26.支持首店经济和品牌经济发展。对在市内设立中国(内地)首店、安徽首店并签订2年以上入驻协议的,支持落户地给予奖励。鼓励我市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与平台企业、电商企业、直播机构合作,促进科技型新零售中小企业发展。(市科技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促进品牌消费,利用“中国品牌日”、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等平合加大“皖美品牌”推广力度,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消费品牌。(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27.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创“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引导老字号企业开发符合国潮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鼓励旅游机构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纳入旅游线路,开展老字号企业进社区、进景点、进商圈、进机关、进驿站。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20家以上。(市商务局牵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配合

九、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28.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发挥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协调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工作。定期召开消费促进协调工作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强消费形势监测分析,探索开展服务消费统计,加强与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建立消费动态大数据监测平台系统。(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积极争取促消费工作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委督查办配合

29.强化资金和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关键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积极向上级争取促消费政策资金,提高市有关专项资金用于促消费支出比重,扩大促消费资金规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新消费发展基金。(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商务局、市财政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民宿贷旅游贷体育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和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聚焦养老、教育、就医等需求,定制开发保障产品。规范互联网平台等涉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的收费行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州监管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市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30.做好消费券发放工作。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促消费活动力度,支持围绕汽车、家电、文旅、大众消费等重点领域,举办购物节、夜间消费、消费促进月、消费类展会等促消费活动,发放一定额度消费券。支持采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提高消费券发放普惠性、便利性和精准度。市级财政对各地财政消费券实际发生资金按定比例给予奖补(市商务局牵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57-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